大风小说 > 历史小说 > 海上升明帝 > 第758章 风雪沈阳
  昨天还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衬托着沈阳的红墙宫瓦,天空份外美好。

  一夜北风狂啸过后,沈阳已经是银装素裹。

  “今天是立冬,这大雪还真是应景。”接替李赤心担任驻辽东第十五镇御营提督的王翊望着门外那厚厚积雪忍不住感叹道。

  立冬,表示自此进入冬季。

  穷秀才出身的王翊当年与张煌言、冯京第、黄宗羲等积极抗清,很早就在四明山拉起了一支抗清义师,参与拥立鲁监国,后授御史,任职方郎中、兵备道、分巡、兵部侍郎等职。

  他虽是穷秀才出身,但年轻有血性,又擅于编练军队,指挥用兵。他任兵备、分巡等职时,在地方上积极编练团练、保甲军,任内四处清剿境内匪贼。他还能团结士绅百姓,保护耕作,发展生产。

  他编练的团练乡兵,不仅能战,而且纪律好,甚至还能组织乡兵军屯,他任职的几地,都很快就地方安靖,贼匪皆无,甚至讼狱平息,人民安堵。

  王翊也凭这本事,升官很快。

  此时更是接替入朝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的李赤心为驻辽东第十五镇御营提督,王翊一个秀才出身的文臣,却出任武职,还是御营提督,但这个任命却没有谁反对,因为王翊虽为文臣但知兵书也能打。

  他不仅在地方组织过团练,也曾在御营中当过监军,甚至还曾亲自指挥过省营,都表现极好。

  “冬至都还没到,这沈阳就下这么大雪,这雪得没过膝盖了吧?”

  辽东布政使李长祥望着雪,“立冬要黑衣北郊迎冬,这么大雪,门都出不了啊。”

  李长祥是四川达州人,也是王翊的老友,他是崇祯十六年的进士,选庶吉士,崇祯首辅薛国观是他同乡,但他却拒绝薛国观的提携,他曾建议皇帝让太子去天津镇守,以提调勤王之兵。

  弘光建号南京,李长祥任监察御史,巡盐浙江。南都亡,杭州潞王又降,在外巡盐的李长祥便上了四明山招募义军,后来与王翊等联合,也是一心抗明。

  这几年李长祥在中央和地方历任要职,深得绍天帝信任,如今出任辽东布政使,跟王翊倒是又再次聚到一起。

  “前些年天寒,太湖虽也结冰,但江南可还真难得一见这样大的雪,立冬当天,就下这么大雪,这在中原,起码也得冬至后才下雪吧。”

  “嗯,这大暴雪啊,也不知道昨晚有没有房屋倒塌,不知道将士、百姓们可有冻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立冬作为古代传统的“四时八节”,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立冬,代表寒暑交替的四时变化,在古代文化中有很多讲究。

  汉代礼仪,立冬当天,夜漏未尽五更,京都百官,都要换上黑衣,迎接冬阴之气于郊外的黑暗中。

  这个仪式还很郑重,掌天时日历的官员要提前告诉天子立冬的时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到那天,天子亲自率领公卿大臣去北郊迎冬。

  回来后,还要赏死事、恤孤寡,下令对民间孤寡者给予帮助。

  在民间,百姓们一样要穿黑衣去北郊迎冬,然后回到自家堂屋或祠堂,开启朝北窗户,奉香拜祭。

  这一天穿黑衣的原因,是和四季配五行五色五方有关,冬对应北方水,对应黑色。

  乾,西北也,主立冬。

  立冬乾王,不周风用事,人君当兴边兵,治城郭,行刑决罪。

  秋后问斩,其实正是指立冬当天。

  立冬十月节,水始冰;水若不冰,即阴之有负,国用匮乏。地始冻;地若不冻,即灾咎之征。野鸡化蜃;若不为蜃,即时多淫妇。

  古人周书里甚至说立冬在十月时节,水开始上冻,若是不冻,那这年国家可能就会出现财政不足的情况。地开始上冻,地不冻,那就是灾害象征。

  这个时候那些像野鸡一样的大鸟,要是还没有消失,那便会多出淫妇。

  这些古人的总结很有意思,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说十月始冻,其实是按中原正情天气总结的,如果这个时候不上冻,那就是天气反常,那么就容易出现灾害,国用不足也就极可能。

  一般每年立冬时,那些像野鸡一样的大鸟就会飞走,他们说是入水化蜃,其实是侯鸟南迁过冬去了,说要是立冬了这些鸟还没走,就容易多出淫妇,这个关联不知哪来的。

  很明显,这些节气是按照中原的规律总结的,对于关外辽东来说,明显不太适用的。

  毕竟这立冬头一天,就下了一夜暴风雪,积雪都没过膝盖,这可不是水才上冻啊。

  雪还在下,风很大。

  门推开一条缝,这刺骨的寒风就直往里钻。

  赶紧把门又关上。

  “幸好这屋里有火炕啊,要不这在外面冻上一宿,不得冻成冰棍!”两个浙东人,虽然在江南年年也几乎能见到雪,但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大雪,更别说这个季节,就有这种大暴风雪。

  “还是火炕舒服啊。”浙东是没有火炕的,顶多烧个炭盆烤烤,但在这冰天雪地,要没火炕,那真的挺不到冬至去。

  这种鬼天气,也不用担忧女真鞑子或是蒙古鞑子来袭,毕竟这又是大雪又是暴风的,谁敢在野外行军?

  不说冻僵硬,这风估计都能把人吹跑。

  这个时候他们在沈阳城里,还能烤着火坐在暖炕上避风雪,鞑子们真要是来了,估计到城下也冻僵了,还如何攻城。

  况且,他们之前已经横扫下辽河平原,北至铁岭,西至彰武,东至浑河上游(清原),都是明军收复驻军,距离沈阳都还有三百里。

  这种天气,除非他们会飞,否则不可能来到沈阳城下。大風小说网

  就算是铁岭、开原、彰武等外围前线城堡,明军也不用太担忧,因为这天气袭城,那是找死。

  “这天,也用不着出门了,咱们哥俩还是在这里温一壶绍兴老酒,再来盘松子,坐炕上猫冬吧。”

  “嗯,这大风雪,就算穿上貂皮衣和鹿皮靴也扛不住啊。”

  “咱们在屋里换上件黑貂皮衣,对着北边方向迎一下就好。”

  “秋后问斩,咱现没人可斩了,都省了吧。”

  沈阳做为鞑子曾经的都城,定名盛京,也叫奉天,后来入关,便改为陪都,虽然降为陪都,但沈阳城仍然还能看到鞑子从辽阳迁至沈阳定都后,对这里经过一些扩建修整,使的这座城十分雄伟。m.ba1zw.℃ōm

  齐整的灰色方砖,高大的门楼,威严的垛口,曾经的沈阳中卫城,后来的盛京城,如今仍复旧名沈阳。

  沈阳城是明朝经营辽东时的重镇,军政合一的卫城,他在设计之初就被规划为一王五卫的驻防重地。

  沈阳城始建于唐,称沈州,沈阳,沈水之阳。元代置沈阳路,金元时期的沈阳,是夯土城墙。

  明初扩建改筑,才变成青砖包砌。

  洪武十二年,招抚了沈阳一带,由此沈阳及周边逐步纳入大明统治。

  洪武二十一年,重修沈阳城,修好后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城四门。

  朱元璋以藩王守北边,防蒙古南下,在北部封了十三位皇子为藩王镇守,而在辽东,封了三王,广宁的辽王,开原的韩王,以及沈阳的沈王,第二十一子朱模。

  沈阳除设中、左、右三卫,后来又增设中屯卫和中护卫,于是形成了一王五卫。

  三位藩王,辽王统领辽河以西,沈王统领辽河以东,而韩王坐镇开原,统领的是铁岭以北的三万卫、辽海等北部地区。

  沈王坐镇沈阳居中,可左右策应,以保大明统治辽东。

  只是后来朱棣靖难成功后,让这一策略破坏了。

  在万历年间,虽然又加固了沈阳城,对城门加筑瓮城等,熊廷弼明末两次巡按辽东,也重点加固了辽东城,他还兴建军屯,每年在八万兵额中用三分人力来屯田耕种,当年就获米一百三十万石。

  萨尔浒之战后,辽东局势迅速恶化,朝廷再启用熊廷弼宣慰辽东,可他还没出京,开原失守,他刚出山海关,铁岭卫又失守,沈阳一带的城堡的军民纷纷出逃。

  熊廷弼却顶着风雪到达沈阳,还去抚顺等地巡视,斩杀逃将逃兵,诛杀贪官污吏,劝返百姓屯民,还给遇难将士百姓举行公祭,又举行阅兵仪式,修缮城池,分发武器,排兵布阵,才终于稳定了辽东局势。

  可到了天启元年,他苦心经营的沈阳城却在后金的进攻下,连一天都没撑下来就被攻占了。

  皇太极继位后,重新改造沈阳城。

  将城墙加高城宽,把四门扩建为八门,原来的十字大街,改成了井字大街,沈阳城中心标准的中心庙还在。

  原来二丈五的城墙,也予以修建、加高,墙体用条石和大青砖加固,设垛口六百五十一,八门又各修敌楼一座,城四角各设角楼一座,护城河也由两代改为一道。

  还完善了城内排水系统,改造后形成内池七十二处,水不外泄。

  整个城池其实没变大,但改造后,面貌变化巨大,这次工程修了五年,耗费了许多人力财力。

  在改造了沈阳城后,也开始修建外城,在沈阳城外又修关城,只是工程较大,所以断断续续的修,尽量不耽误农时和用兵,修了多年,基本上完成,

  关城是圆形,夯土城墙,周长达到三十二里四十八步。

  内城居其亲戚族类,外城则由诸将及族党居之,而外城外的关城,则居卒伍和新归附之人。

  简单点,宫城里自然是住着鞑子皇帝一家,内城就是皇亲国戚,外城中佛满州,关城则是伊彻满州了。

  从天启元年攻占沈阳,到天启五年定都沈阳,开始修建大政殿、十王亭、汗王宫,到此时,已经二十多年,宫城内城外城关城,经过几十年,这里更加进一步的成了辽东的中心。

  可在明军北伐辽沈时,这里就跟当年清军攻沈阳一样,都是一攻即破。 大风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海上升明帝更新,第758章 风雪沈阳免费阅读。https://www.ba1zw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