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小说 > 修真小说 > 苻坚大帝 > 朱序背叛 釜底抽薪
  朱序拜别天王时,突然有些不忍,回想五年来,天王对自己的庇护和厚爱,如今又对自己信任有加,托以重任,这样背信弃义,岂不是小人所为?但又想月是故乡明,晋为母国故土,岂能就这样让秦军肆意践踏吞噬?!想到此处,摸摸怀中的行军图,心一横,跨上骏马,朝晋营奔去。

  谢石正在帐中气恼,晌午张蚝带三千骠骑,冲过肥水,疯子一般连杀带砍,晋军死伤过百,令谢石恼怒的是,张蚝来无影去无踪,等他带了人马回头救援,只看到遍地光溜溜的尸体伤兵,秦军竟然将其虎贲中军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盔甲全部掳走。闻听朱序归来,谢石来不及整好衣冠,赤脚从帐中迎出,先给了一个大大的熊抱,然后哈哈大笑着将朱序迎入帐中。

  二人免去寒暄,烹茶密谈至次日早食,朱序才匆匆策马而去。

  及至后晌,朱序回到寿春城,喜形于色回禀天王道:“谢石开始不但自己不愿投诚,还再三责骂微臣,失节求荣,后来经臣再三苦口婆心,为其权衡利害,分析利弊,他才勉强转意,愿意顺时而谋。“而后又将劝降经过滔滔不绝一番。

  天王仔细听过,笑道:“谢石果然识时务,爱卿辛苦,快下去好好休息。“然后对身边苻融道:“博休以为如何?”

  苻融剑眉紧锁道:“朱序降秦后,一向寡言少语,埋头做事,低调做人,为何今日劝降归来,红光满面,神采飞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好生让人怀疑!”

  天王道:“博休这就不对了,朕一向用人不疑,朱序能通宵达旦不避凶险,说服谢石,免去兵戎相见,生灵涂炭,当然兴奋不已。”

  苻融边摇头边苦苦思索道:“臣弟总觉得此人哪里不太对劲。”

  天王笑道:“莫管他是敌是友,我等只管以不变应万变就好。”还欲言语,有侍卫呈上飞骑送来的项城急报。

  原来,索泮率领的二十万凉州骑兵终于到达项城,索泮请命,是项城休整待命?还是直抵寿春?

  天王道:“到的正好,既然谢石欲降,且在项城休整,作为后备军,原地待命!“

  信骑领命而去。

  又有侍卫来报:“谢石信使求见。“天王避回后庭,苻融召见。原来谢石遣信使送来战表,相约次日巳时于肥水决战。苻融收了战表,安排下属款待信使。攥了战表,回后庭呈于天王。

  天王笑道:“这谢石道是性急,晌午才说要降,日落就送来战书!“

  苻融道:“我军列阵肥水北岸一月有余,敌寇一直缩头缩脑,不愿迎战,为何今日朱序一去,立刻就下战书,着实蹊跷,不可不防。”

  天王踱步道:“按朱序所言,谢氏为江南名门,若明降,一来顾及名节,二来怕殃及健康城中的家族家眷。三怕卖国求荣,载入史册,留千古骂名。所以才提出在肥水一战,光明正大败于我军,一来好洗自己清白,二来好给他们的朝廷百姓有个交代。”

  苻融道:“这个于理道也说的过去。只是臣弟总觉得谢氏投降的太过容易!”

  天王哈哈大笑道:“貌似容易,实则不易!谢安性情闲雅温和,行事风流随性,本是隐遁山林,淡泊名利,闲云野鹤之人,后被桓温力请,才东山再起。桓温死后,晋帝仰仗谢王二人支持辅佐至今。你也知道,王谢争权已久,门阀之间的攀比和明争暗斗成为阻碍东晋真正向强国发展的主要阻力。政局的腐败必然导致法纪的颓废。洛涧败我秦军的刘牢之、还有北府兵团首领谢石,谢玄皆为谢安子侄亲信,因此王导对其极为排斥不满,八月尔等前锋先行南下,攻城拔寨,晋军多不能挡,随后朕又帅六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王导自知不敌,只好让谢安东山再起。王导只不过是借此除掉谢氏,胜,则功高盖主,败,则指挥不当,御敌不利。横竖都将治罪,那谢安智谋超群,岂能不知王导的心思?若朕没猜错,谢安怕是一个多月前寿春失守,就开始做弃暗投明的打算了。”

  苻融道:“皇兄果然高瞻远瞩,臣弟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难怪细作暗报,谢安如今躲在东山上,天天长吁短叹,饮酒消愁呢!”

  天王哈哈大笑道:“谢安之才不可多得,平复江南后,朕要委以重用!”

  苻融道:“那是自然。只是明日肥水一战,我百万大军尚未集结,肥水内外,加上陛下带来的八千铁骑,不到二十万人马,万一敌军使诈,我军岂不危险?”

  天王收起笑容道:“无论谢石投诚是真是假,他们倾国之力,不过八万之兵,我秦二十万精兵铁骑还不敌几万晋军不成?”说道此处,天王道:“博休所虑亦不无道理。万一对方有诈,项城屯军加上凉州之兵足足五十万众,前来增援也不过两日路程,何况龙骧将军姚苌和裴元略所率舟师就在荆州,牵制桓冲同时,随时待命南下助攻,若肥水救急,顺江而下,不到一天行程。博休尽可安心,只管按计划布置好防线就是。”

  苻融听了长出一口气道:“皇兄雄才大略,臣弟自愧不如。”

  天王道:“虽说胜券在握,但也不能大意,胡彬的水军如今何在?”

  苻融道:“尚困守峡石。”

  天王道:“不要伤了他们,明日决战之后,便是我们的人了。善待为好。”

  苻融道:“臣弟明白。”

  天王道:“张蚝何在?”

  苻融道:“张将军袭谢石中军,大胜而归,回军肥水北岸,列阵以待。”

  天王又道:“孔明连弩可都到位?”

  苻融道:“连弩阵营就在淝水北岸东侧,左有张蚝列阵以待,后有赵盛之率领的三万羽林郎助阵。”

  “冠军将军可是在西翼?”

  苻融道:“正是,按计划慕容垂率三万人马负责西翼防守进攻。”

  天王道:“好!“上下打量打量爱弟,笑道:“若我们的大将军再无异议,还请批了战书,让信使早些回命,你好陪朕巡营才是!”ωWW.ba1zw.còΜ

  苻融拱手笑答道:“臣弟遵命!“

  秋月高悬,夜凉如水。

  慕容垂的两个侄儿恭送天王和大将军巡营离去后,偷偷地跟慕容垂说:“皇上骄傲得过分了。看来,这次战争,倒是我们恢复燕国的好机会呢!”

  慕容垂瞪了侄儿一眼,仰望星空,一声不吭。

  且说天王兄弟二人巡营归来,又上城楼,将次日战场鸟瞰一番。

  肥水之北,秦军如银河繁星,密密麻麻,难以数清。

  肥水之南,晋军却寥若晨星,稀稀落落,尽收眼中。

  苻融本来有点心虚,陪着天王巡营一番,此刻站在城楼之上,看着秦军如炬的阵营,想着万无一失的策略,慢慢紧张之心放松下来,抬头望着夜空中,那轮镶了一圈金边的皎洁明月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皇兄在博休身边,博休突然觉得如沐春风,信心百倍,明日之战,必胜无疑!”Μ.ba1zw.℃ōM

  天王点头道:“自古以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天下一统之后,将士们不用再出生入死,马革裹尸!黎明百姓亦不用再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朕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解甲归田,铸剑为犁,家家团圆,户户安康。朕要将王丞相当年的新政推行落实到大江南北,六合之内,实现圣人所描述的天下大同!”

  苻融笑道:“皇兄总是说博休大略欠缺,博休不服,此次南征,臣弟越来越佩服皇兄的雄才大略和磅礴胸怀。以后臣弟要虚心向皇兄学习才是。”

  天王笑道:“如今天下越来越大,仅皇兄一人之力,如何顾得?江南人才济济,很多因出身低微,无法施展抱负才华,江南收复后,朕欲留你镇于健康城,打理江南政务,打破世袭门阀制度,唯才是举,广纳贤良。”

  苻融道:“如此重任,臣弟如何担当?”

  天王道:“博休之才,皇兄心中有数,朕说你能担当,你必能担当!”

  兄弟二人,好久没有如此推心置腹,倾心而言,下了城楼,依然追古抚今,余犹未尽。

  天王道:“已过三更,久不与博休同榻,不如今宵博休和兄长一同回淮南王府,像小时候一样抵足而眠。”

  苻融像小时候一样,顽皮地答道:“是,!只是不知道皇兄的呼噜声能否赛过博休的呼噜声呢?”

  天王哈哈大笑道:“好,今宵比比高低!”

  同样的圆月之下,这边一对兄弟已经鼾声如雷,那边一对叔侄却相对无眠,对月沉思。

  谢玄道:“六叔您老盯着月亮看,你说三叔定的以少胜多之计行的通吗?难道那轮煞白的月亮能告诉您答案不成?”

  谢石道:“这可未必,月亮还真给了点提示。”

  谢玄笑道:“六叔可真幽默,您倒是给侄儿说说,月亮都说了些什么?”

  谢石动了一下身子,抬手指着夜空道:“你看月亮镶的那圈月晕,常言说的好,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若是明日正午有风,那就是老天存心要助我们一臂之力。“

  谢玄张大嘴道:“人人都说三叔大才叠叠,没想到六叔也会夜观天象,侄儿佩服佩服。“

  谢石叹道:“这算什么本事,山野农妇尽知。“

  谢玄恍然大悟道:“侄儿明白,若是有风,我水军就会快速出击!“说完又叹道:”只是不知道是北风还是南风?若是北风反而对我们不利。“

  谢石道:“水军不用出动,只要风足够大,我们就好将水搅浑,趁机取胜。”说道此处,谢石仰天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要看天意了。“一阵寂静之后,催侄儿道:”快去睡吧,明日你责任重大,你若得手,我们以少胜多的机率就更大些。“

  谢玄道:“六叔放心,谢玄论智谋稍差些,可论冲锋陷阵,无人能敌!“ 大风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苻坚大帝更新,朱序背叛 釜底抽薪免费阅读。https://www.ba1zw6.com